学院简介

日期:2025-07-03     作者:     编辑:招生就业处    阅读:


专业介绍

机电工程学院始建于2005年,前身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机电工程系,2009年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秉持拼搏进取精神,探索出聚焦产业、智能引领、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深度服务青岛区域经济发展,致力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及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一个专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并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校级一流专业。学院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工学交替模式产教融合通道”三层贯通,“实验实训生产化、培养模式双元化、教学实施项目化、师资队伍工程化”四化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理实结合、分层递进、共享互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机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4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辅导员1人、校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科研团队3个。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34项,其中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出版教材及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篇;获授权专利43项获得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1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精品课程1门;获得中央支持地方财政资金项目1项(支持资金100万元)

实习就业

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构建了完善的实习就业服务体系。学院紧跟新时代工程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与企业产业联动,形成人才培养新机制。学院联合多家先进制造龙头企业组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依托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聚焦“卓越人才培养”,推行“校区+园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学院还与青岛尼得科电机有限公司、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获奖情况

学院实施课程设置模块化、项目教学系列化、学科竞赛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的改革,构建了以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重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读本科生2531人。近三年,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科技竞赛中获得奖项24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5项、国家三等奖9项、省一等奖27项、省二等奖69项、省三等奖132项。